English

世纪反思

2000-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梅 我有话说

还是在本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的时候,对“帝国主义论”印象深刻。其实,对此耳熟能详的不仅是我,这是在课堂上、书本里以及政治理论学习中被机械地重复了多少遍的理论。

在“全球化”时代,全世界的无产者并没有出现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工人阶级无祖国”的联合,而资本主义世界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联合和一体化。这是为什么?

的确,刚刚逝去的20世纪的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整个人类的新世纪意义深远,更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极为紧迫的当下意义。正是基于此,近年来一些学人开始了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和对新世纪的展望。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由资中筠主编,资中筠、陈乐民、冯绍雷、刘靖华合作撰写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下卷,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一版)正是这样一部鉴往知来的著作,洋洋70万字,是对“即将逝去的这个复杂纷纭的世纪的反思”。(前言,第2页)

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文明史著作,时间跨度100年,从19世纪留给人类社会的问题谈起,分别讲述了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在一个世纪里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这也是一部国际关系理论著作,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新时期”的一些主要特征、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流派及其主要的理论。作者没有拘泥于对历史事件、社会思潮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单纯叙述,而是站在这些碎片之上,“由果求因,希望能从社会发展的既成事实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不求面面俱到。”(前言,第2页)

全书共分四部分,本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资中筠撰写了前言、绪论和美国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陈乐民撰写欧洲和后记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冯绍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靖华分别撰写俄罗斯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

本书最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用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说为理论架构,探讨了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发展道路及其兴与衰的原因,总结了人类文明在20世纪所取得的成功的经验和所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作者认为,综观20世纪的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有两大动力,即求发展和求平等。“前者导致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突飞猛进,后者导致改良和革命。”(第3页)换句话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条件,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就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而言,所以成功和失败主要不在政权在谁手中,或是疆土的扩大和缩小,也不是单纯的增长数字,而是要看相对来说,哪个能更好地满足这人类的两大要求,同时较好地解决或至少缓解二者的矛盾,取得相对平衡的进展,从而达到真正的兴旺发达,否则反是。”(绪论,第4页)

对于20世纪的美国,作者援引列宁在1912年说过的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拯救了资本主义”。作者认为,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历了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19世纪最后20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困境在美国也开始出现。但美国却成功地度过了这100年,完成了“拯救”。作者认为,欧洲的学说林林总总,美国独取自由主义,并使之在北美这块得天独厚的沃土上,不仅生根开花,而且结出比它的故乡更丰硕的果实。美国的社会发展有两条线索:自由主义统摄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重视机会、权利的均等而不顾结果的不平等。如果只沿着这条线发展下去,必然使美国变成弱肉强食的国家。但美国的发展还存在另外一条主线——改良主义,即同情弱势群体,倾向平等和实行福利政策,主张有限的政府干预。20世纪的美国一直在这两端之间摆动、调整,实行渐进的改良,使社会朝着公正平等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了暴力和无序的政权更替,也避免了“与传统思想决裂”的过程。因此,美国能够在原有的政体和人文传统的框架内不断更新。这便是美国在20世纪得以兴盛的秘诀。

用“旧”大陆来形容20世纪的欧洲,是作者从托克维尔那里得到的启示。作者认为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主要的制度、思潮都来自欧洲。但发源于欧洲的理想在本地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却先在美国这块新的土地上创造性地实现了。历史包袱太重,是欧洲最根本的弱点。“总之,历史上形成的机制、习惯和意识,在相比之下,便不像美国一切从‘零’开始,不必考虑在欧洲‘母体’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规范’。”(正文,313页)

“东西方结合部”是本书对俄罗斯及有70年历史的苏联特征的概括,其内涵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层面的,即地跨欧亚大陆;另一方面是文明层面的,即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错、混杂。作者认为,“结合部文明”是理解俄罗斯以及苏联在20世纪演变和发展的关键。

回顾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实验,最大的成就在于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工业化、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普及。这是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并在战后与美国抗衡的基础。但是,70年的发展非但没有使苏联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发展水平,反而以人们未曾预料的方式而宣告失败。在对其原因的分析上,作者也是从发展和平等两条主线进行的。首先从平等方面看,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有吸引力之处。但是,30年代苏联工人阶级的“农民化”和当时的政治文化却导致体制内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其特权渗透到政治、经济,乃至日常消费品的享有的各个方面;其次从发展的角度看,苏联在成立之初,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现了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借助这种经济制度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上恢复了经济。但是,冷战时期苏联为了维护与美国抗衡的霸权,所付出的代价极为巨大和严酷:僵化的体制和分配制度无法刺激劳动生产率,而政治上的高压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考和创新。“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后的情况在苏联或者没有实现,或者发生了异化。”(上卷,绪论,第13页)这种被异化了的无产阶级革命,违背了人类“求发展”、“求平等”这两个主题,这就是“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

这是一部纵论世界大事的书,但作者的终极关怀还是落脚在中国。“我们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须臾没有离开过对中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它与‘全球化’进程的关系;我们是把世界经验作为自己的参照来看待的。”(下卷,后记,第363页)记得资中筠教授早在1987年谈到中国的美国研究的意义时曾说,“美国之为美国,既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又有其自成体系的独特发展道路。(美国研究)对于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学问的一部分,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的美国研究》,载于《美国研究》1987创刊号)《冷眼向洋》一书正是作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它把美国作为人类生活发展的一个典型来研究,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现实关怀的热诚与真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